上信校:强化校企协同创新促进产教融合育人——李关华电子技术名师培育工作室赴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上信校:强化校企协同创新促进产教融合育人——李关华电子技术名师培育工作室赴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根据上海市名师培育工作室的举办要求,工作室要紧密结合企业、产业,跟随技术的发展,同时拓展教师的教学与应用能力,多渠道培养符合产教融合“双师型”师资。10月12日李关华电子技术名师培育工作室赴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活动。同行参加活动的工作室学员有: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唐澍沁;上海市科技管理学校吴海疆;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杨利静。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席惠教授受邀随同进行了学习交流。此次参观还带领了部分学生一同前往。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拓展经理王俊、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研发部工程师夏云奇接待了工作室一行。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拓展经理王俊带领大家,参观了库卡机器人公司的研发车间。标准化、精细化、高保密性的车间管理制度,让老师们了解了库卡机器人创新的“灵魂”。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研发部工程师夏云奇,为大家做了详细的公司介绍。库卡机器人作为世界上顶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通过不断创新的机器人技术,开发出了多款可完美应用于汽车、航天、医药、物流、铸造等多个行业的机器人,机器人负载横跨3公斤至1300公斤,机器人控制器(功能和通讯)从硬件实现到软件实现,圆满实现了工业制造中要求的各类任务。通过介绍,大家对库卡机器人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也对工业化4.0时代下与库卡机器人的校企交流和创新合作,有了进一步的期待。 大家一同参观了库卡企业展厅、库卡制造车间和库卡学院。通过对展厅不同时代下的机器人型号、功能等的参观学习,也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工业机器人整个的技术发展历程,为老师们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通过参观库卡制造车间和库卡学院,老师们学习了标准化、流程化的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见解。 在工业化4.0背景下,当前全球智能制造发展迅速,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多渠道培养符合产教融合“双师型”师资,需要了解全球顶级机器人技术,跟随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引企入教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此次参观交流活动,为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强化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要内容,深入企业一线的参观学习也为老师们全面了解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企业教学实践内容。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以智能命名的新社会,而制造业则是智能技术发挥其作用的主战场,改变固有的围绕企业现实需求设置专业的思维模式,提前融合产业未来发展之趋势,及早布局谋篇,也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自身发展的前提。【来源: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