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青少年走出课堂 开展“机器人”工业研学
雅安青少年走出课堂 开展“机器人”工业研学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袁洋)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多学科的发展成果,代表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未来,引入教育机器人的教学将给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提升学生STEM综合实践能力的最好课题。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结合校本教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智创未来”机器人工业研学实践课程。 10月9日,该校三年级和五年级同学们前往成都哈工大机器人研学基地。该基地是国内目前唯一以机器人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业的、全产业生态布局的平台型高新技术企业,全体系科技创新教育包括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创意编程等多个板块深深吸引着同学们,激发他们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方面的兴趣。 同学们朗读和分享课文《果园机器人》作为行前课程,体会电脑的神奇,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研学过程中,雅安文旅集团熊猫西游研学导师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带领同学们踏上了一段解密机器人宇宙、探索科技世界的征程。通过场景化营造、互动式体验、启发式教育等互动环节,学生们对哈工机器人研学基地的“新设备”“新技术”充满了好奇,不断提问、不断记录,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感受科技魅力,聆听机器人知识,理解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 据悉,机器人课程是一项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新型教育方式,它包含物理、数学、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参观机器人展厅了解从智慧工厂、工业机器人应用、智能家居等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如机械臂、多足机器人、履带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可以见识各种在特定环境执行特殊任务的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法。整个课程以孩子自己动手为主,通过机甲对战、无人机竞赛、机器人手工制作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让孩子养成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看孩子们不一样的世界。 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三年级张老师说:“此次研学活动不仅带领学生了解未来新科技趋势的走向发展,还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前沿科技、锻炼团队凝聚力、提升综合素质的多元化平台,助力孩子们的全面成长!” 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五年级王老师认为,机器人技术教育集成了数学、力学、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器、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综合了众多领域的高科技,具有实践性强、探索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迅速接触前沿研究,不断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来源:四川新闻网雅安频道】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