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明携手“机器人”共保国庆绿色出行
张黎明携手“机器人”共保国庆绿色出行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刘瀚冰 李婷
10月1日,“时代楷模”“改革先锋”、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黎明一大早就忙碌起来。他带领电力“红马甲”们奔赴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为最新研发成果——智能多工位自动充电机器人做全面“体检”。
张黎明操作充电机器人为新能源车充电 李津摄
大家来到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一位准备出行的市民正要给自己的爱车充电。张黎明赶忙走上去,现场指导起来。“现在用机器人就可以充电了,不需要人工再动手,而且充完电还会弹出提示。”
随着几次简单点击后,充电位上一个白色方形机器人挥动着机械手臂从它的“房间”走出来,从枪架上拿起充电枪,准确地摸索到汽车充电口,利用机械臂完成插枪充电,为新能源车补充“能量”。
这个充电的机器人是张黎明与团队全新研发的乘用车领域国内首个多工位自动充电机器人。这“家伙”外表敦实,内部十分精密。
“我们运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双目摄像头及磁条融合导航技术、力控感知技术,让机器人拥有了视觉和触觉。同时配备专用低温机械臂、专用充电枪,机械手臂能够在各种条件下正常工作。”张黎明指着地面的磁条解释道,机器人的智慧系统能够感知到车辆到达,然后沿着这些磁条自主移动到充电位置,实现多工位自动充电。它还能在充电枪插接过程中不断调整力矩,模拟人手动作,避免对充电接口造成损坏。
充电机器人服务的津门湖充电站,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充电站,周边不仅有梅江会展中心,还有很多适宜市民群众休闲旅游的公园景区,此时国庆假期更是人流密集、热闹非常。
这座充电站部署了71个充电车位,充电设施总装机容量达到4792千瓦,目前日充电量已经达到1万余度,每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95吨。
为了更好地满足百姓国庆假期绿色出行,张黎明的充电机器人将派上大用场。“这么大的充电站,使用充电桩的频率很高。预计设备利用率这几天将超过80%。”张黎明边说边对这个即将接受更高频次使用的充电机器人进行检查。
“操作流程顺畅,充电过程稳定,状态显示正常……”张黎明又拿出检测仪器,对机器人关键部位进行全面检测,确认充电设施安全可靠,能够保障市民高效充电、绿色出行。
“开电动车最怕充电不方便、耽误出行,这个机器人操作快捷效率高,让我们充电更加便捷!”充完电的车主张先生还不忘拿出手机与机器人拍张合影。
“回去以后,还要想想针对公交站使用场景,提升机械臂承重能力,增强识别算法,进一步优化路径规划能力,提高机器人响应速度。”看着身边的机器人忙碌地工作着,张黎明脑子又转了起来。
充电机器人应对自如,赢得了市民的称赞,张黎明这才高兴地喊来同事们,收拾完工具,奔向下一个充电站……
编辑:张琦琪
审核:王小龙
本文原作者为,原文网址为https://www.toutiao.com/a7014050798732640807/,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该文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合作~